一種數控滾齒機的高效齒輪副傳動機構的製作方法
傳統滾齒機完全依靠機械內聯傳動,實現滾刀與工件的同步運動和差動運動,往往需要經過多級齒輪傳動並且引入蝸輪蝸杆機構。在實現連續回轉高精度分度中(即對齒輪加工分齒中),多采用蝸輪副或斜齒輪副傳動機構。蝸輪副由分度蝸輪和分度蝸杆組成,該結構不僅製作過程繁多,工藝複雜,而且對工作母機性能和操作員能力都要求高。因此,蝸輪副的製造成本高、周期長,同時也存在維修不便的缺點。
[0003]蝸輪副傳動作為一個大減速比機構,限定了工作台轉速,無法提高齒輪的加工效率。斜齒輪副傳動雖然能提高工作台的轉速,但在斜齒輪副精度較低的情況下存在噪聲和間隙問題,投入高精密機床和大量專用工裝提高其精度,反而提高了製造成本,導致經濟效益差。
[0004]另外,在滾齒機加工的過程中,滾刀不僅會對回轉工作台產生間隔性的衝擊,而且還會使其受力不均勻,使得回轉工作台產生振動,從而導致加工精度低,傳統的蝸輪蝸杆式消隙機構已經不能滿足技術需求。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傳統工作台麵的蝸輪副轉動速度慢、製造成本高,維修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種製作工藝簡單、傳動剛性好、製造成本低和維修方便的數控滾齒機的高效齒輪副傳動機構。
[0006]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數控滾齒機的高效齒輪副傳動機構,包括台麵主軸機構,所述台麵主軸機構包括伺服電機、小齒輪座、第一小齒輪、大齒輪、工作台、回轉主軸;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設置在小齒輪座上的第一小齒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一小齒輪與大齒輪齧合,大齒輪與回轉主軸傳動連接,所述回轉主軸通過軸承支承在工作台內。
[0007]作為結構上的改進,所述軸承包括徑向定心軸承和軸向定位軸承,所述徑向定心軸承包括後軸頸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和一對前軸頸角接觸軸承;所述軸向定位軸承為兩對圓柱滾子軸承,設置在前軸頸前軸頸角接觸軸承和後軸頸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之間。後軸頸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內孔為1:12錐度,便於使用時預緊,從而提高其回轉精度。軸向定位軸承采用的兩對圓柱滾子軸承,承載力大,剛性好。
[0008]作為結構上的改進,還包括消隙機構,所述消隙機構包括第二小齒輪和液壓馬達,所述液壓馬達的輸出軸與第二小齒輪傳動連接,第二小齒輪與大齒輪齧合。在液壓馬達一直通油的情況下,使得第二小齒輪始終產生一個阻礙大齒輪轉動的力,液壓馬達產生的阻礙力小於電機的驅動力,使得大齒輪始終與第一小齒輪貼緊齧合,從而消除兩者之間的間隙,保證滾齒加工的精度。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這種數控滾齒機的高效齒輪副傳動機構,製作工藝簡單、製造成本低、周期短,維修方便,能有效提供工作台的轉速,噪聲小,經濟效益好。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1]附圖標記說明:1、第二齒輪;2、工作台;3、液壓馬達;4、伺服電機;5、小齒輪座;
6、小齒輪;7、大齒輪;8、後軸頸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9、圓柱滾子軸承;10、回轉主軸;
11、前軸頸角接觸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麵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發明。
[0013]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控滾齒機的高效齒輪副傳動機構,如圖1所示,包括台麵主軸機構,所述台麵主軸機構包括伺服電機4、小齒輪座5、小齒輪6、大齒輪7、工作台2、回轉主軸10 ;所述伺服電機4的輸出軸與設置在小齒輪座5上的小齒輪6傳動連接,所述小齒輪6與大齒輪7齧合,大齒輪7與回轉主軸10傳動連接,所述回轉主軸10通過軸承支承在工作台10內。
[0014]伺服電機4啟動,帶動與伺服電機4的輸出軸傳動連接的小齒輪6轉動,小齒輪6帶動大齒輪7轉動,與大齒輪7傳動連接的回轉主軸10隨著大齒輪7的轉動而轉動。克服了傳統工作台麵的蝸輪副轉動速度慢、製造成本高,維修不便的缺點,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加快了旋轉速度,大幅提升了切削效率,進一步提高了滾齒機的生產效率。
[0015]特別地,所述軸承包括徑向定心軸承和軸向定位軸承,所述徑向定心軸承包括後軸頸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8和一對前軸頸角接觸軸承11 ;所述軸向定位軸承為兩對圓柱滾子軸承9,設置在前軸頸前軸頸角接觸軸承11和後軸頸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8之間。後軸頸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8內孔為1:12錐度,便於使用時預緊,從而提高其回轉精度。軸向定位軸承采用的兩對圓柱滾子軸承8,承載力大,剛性好。
[0016]為了克服現有滾齒機齒輪副傳動存在的間隙問題,本實施例提供的這種數控滾齒機的高效齒輪副傳動機構還包括消隙機構,所述消隙機構包括第二小齒輪I和液壓馬達3,所述液壓馬達3的輸出軸與第二小齒輪I傳動連接,第二小齒輪I與大齒輪7齧合。在液壓馬達3 —直通油的情況下,使得第二小齒輪I始終產生一個阻礙大齒輪7轉動的力,液壓馬達3產生的阻礙力小於電機4的驅動力,使得大齒輪7始終與第一小齒輪6貼緊齧合,從而消除兩者之間的間隙,保證滾齒加工的精度。
[0017]以上例舉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舉例說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的限製,凡是與本發明相同或相似的設計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數控滾齒機的高效齒輪副傳動機構,其特征在於:包括台麵主軸機構,所述台麵主軸機構包括伺服電機(4)、小齒輪座(5)、第一小齒輪(6)、大齒輪(7)、工作台(2)、回轉主軸(10);所述伺服電機(4)的輸出軸與設置在小齒輪座(5)上的第一小齒輪(6)傳動連接,所述第一小齒輪(5)與大齒輪(7)齧合,大齒輪(7)與回轉主軸(10)傳動連接,所述回轉主軸(10)通過軸承支承在工作台(2)內。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數控滾齒機的高效齒輪副傳動機構,其特征在於:所述軸承包括徑向定心軸承和軸向定位軸承,所述徑向定心軸承包括後軸頸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8)和一對前軸頸角接觸軸承(11);所述軸向定位軸承為兩對圓柱滾子軸承(9),設置在前軸頸前軸頸角接觸軸承(11)和後軸頸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8)之間。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數控滾齒機的高效齒輪副傳動機構,其特征在於:還包括消隙機構,所述消隙機構包括第二小齒輪(I)和液壓馬達(3),所述液壓馬達(3)的輸出軸與第二小齒輪(I)傳動連接,第二小齒輪(I)與大齒輪(7)齧合。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機械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了一種數控滾齒機的高效齒輪副傳動機構,包括台麵主軸機構,所述台麵主軸機構包括伺服電機、小齒輪座、第一小齒輪、大齒輪、工作台、回轉主軸;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設置在小齒輪座上的第一小齒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一小齒輪與大齒輪齧合,大齒輪與回轉主軸傳動連接,所述回轉主軸通過軸承支承在工作台內。本發明提供的這種數控滾齒機的高效齒輪副傳動機構,製作工藝簡單、製造成本低、周期短,維修方便,能有效提供工作台的轉速,噪聲小,經濟效益好。